金融茶座丨刘先其:大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当前经济调整与金融科技的挑战
11月20日晚,应巴曙松教授邀请,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刘先其先生做客“北大汇丰金融茶座”,带来主题为“大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当前经济调整与金融科技的挑战”的精彩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秘书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公关媒体办公室主任本力老师代表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致辞,并为大家介绍讲座嘉宾刘先其先生。刘先其先生自1988年至今历任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综合计划处处长、零售业务处处长、个人金融部总经理、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副行长,先后分管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个人金融板块、公司金融板块、风险板块所有部门,同时分管信息科技部、支付清算部,有着31年金融领域理论和实践工作经历。
本力老师致辞并介绍刘先其先生
讲座开始,刘先其先生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和新金融时代的变革进程,中国银行业在经历了金融IT、互联网金融阶段后迎来了新科技金融时代。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向敏捷型银行、开放型银行、科技型银行转变;同时,互联网科技也对中国银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随后,刘先其先生具体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在经济调整期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新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他指出,目前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间经贸摩擦加剧,全球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潜在增速呈下行趋势,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疲弱、人口老龄化、部分企业违约风险上升等压力。在上述宏观经济背景下,银行业基础业务发展并不乐观,甚至陷入瓶颈。刘先其先生展示了商业银行部分基础业务的统计数据,数据表明,商业银行存款增速锐减、贷款投放比重持续下降、存贷利差日益收窄、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双升”局面。此外,大型商业银行自身存在机构臃肿、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足等问题。同时,新金融时代的到来也为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科技巨头拥有银行业难以快速复制的独特资源禀赋并积极布局移动支付、信贷、理财等线上业务领域,大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被迫压缩。
刘先其先生分析当前中国银行业困境以及新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新金融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身为从业多年的资深银行人,刘先其先生就中国银行业应如何把握新机遇、担当高质量发展新使命发表了观点。他指出,一方面,银行业应回归金融本源,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坚持“六个面对,四位一体”,做好战略布局。另一方面,银行业应拥抱新科技,向数字化银行转型。近几年,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将金融科技发展纳入中长期战略,不断升级、优化、落实金融科技战略,明晰金融科技发展定位,通过平台搭建、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创新、生态构建,促进全体系的数字化转型。转型过程中重点利用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升级,聚焦业务创造,实现零售业务互联网化,打造数字化的交易银行服务和线上供应链融资产品以及面向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全方位、一站式、开放式的同业合作平台。同时商业银行还需扩充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对接专业的数字业务合作伙伴。
都闻心女士和刘先其先生展开对话
主题演讲结束后,《北大金融评论》编辑都闻心女士与刘先其先生展开本场茶座的对话环节。都闻心女士提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上市银行2019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呈现上行趋势。对于这一背离现象,刘先其先生认为银行效益增长的驱动因素来自银行内部的良好管理和在存贷利差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话中谈探讨了外资银行问题。2019年10月,中国进一步放开外资银行的准入和业务范围,刘先其先生表示,国内银行应积极面对压力,向外资银行借鉴先进经验,从风险控制、现代技术应用、内部员工管理、员工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加强,提高国际竞争力。他认为,开放、包容、共享将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开放银行为例,开放银行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垄断、信息壁垒,让数据可以在银行之间或银行与第三方非金融机构之间实现共享。
在问答环节中,刘先其先生介绍了银行应对不良贷款的风险举措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应对措施,最后将“做有心人,做困难事,有大格局”三句话送给在场听众。
讲座最后,本力老师代表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向嘉宾赠送纪念品并表示感谢。
本力老师向刘先其先生赠送纪念品
此次讲座是“北大汇丰金融茶座”系列活动第12期。“北大汇丰金融茶座”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承办,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活动采用“讲座+对谈”的新方式,主要邀请业界的精英和专家学者,向有志于在金融领域发展的北大汇丰在校生和相关人士分享行业和专业的最新情况、发展方向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心得。
刘先其先生和与会嘉宾及工作人员合影
延伸阅读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往期回顾(截至2019年10月共66期)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往期回顾(截至2019年10月共42期)
金融云学堂02期丨周冠南:2020债券市场展望:再平衡的结构行情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撰稿:吴一凡
摄影:曹明明
本篇编辑:鞠諃諃